不断更新理念 建设人性化医院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28日
- 浏览次数:3885
□记者 陈园园
众所周知,医疗建筑是最复杂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在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设计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医疗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许多省市已经或正在建设大量的技术含量极高的医疗建筑,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不同于大多数公共建筑的是,医疗建筑是专业性极强的建筑类型,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医疗建筑如何才能满足持续不断变化的医疗技术的需要,如何更智能、更人性、更安全,是摆在国内建筑设计师面前的问题。日前,国内知名的医疗建筑设计领域专家及大型医疗机构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聚首天津,从医疗建筑实例出发,以不同的视角,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
医疗建筑需不断更新
时代在变迁,医疗建筑也是不断完善的。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建筑师、全国建筑设计大师黄锡璆曾主持设计了100多项各种不同类型的医疗建筑,是我国医疗建筑设计领域的泰斗。他以工程实例为出发点,提出了医院建筑的更新建设。他说,医院建筑的更新建设是指医院的改扩建或流程再造。黄锡璆认为,随着我国医疗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当前推广家庭医生、社区卫生中心,大型医院的门诊量会减少,必将影响到医疗建筑的变化。科学技术的渗透、学科之间相互交叉都会给医疗建筑带来影响。如数字信息技术、网上挂号、数字化管理等技术可以改善医院的管理手段,对医疗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建筑标准的提高促使医疗建筑的更新,考虑到医疗建筑的安全问题,抗震设防的标准要提高,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医疗建筑不是一次建成和完善的,而是分阶段的。以著名的北京协和医院为例,这所医院自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只有125个床位,在50年代初期慢慢扩充到400个,到现在扩充到1000多个。医院从小到大不断扩充,不是一成不变的。
黄锡璆分析认为,影响医院更新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一是建设用地和建设规模的矛盾。有的医院建筑因用地限制,不得不向高层发展。虽然解决了容积率的问题,但火灾逃生、水电能耗、电梯、占用空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问题。二是医院不停床、不停诊。一般来说,医院是不停止医疗服务的,对旧建筑的改造对建筑师来说,有更多问题需要研究,如施工的粉尘、废弃物都会对病人产生影响。三是建筑形态的变化。从国外专家的归纳分析看,大部分研究趋向于采用半集中式而不是过度分散式或过度集中模式,从而可以争取到较短捷的流线,为营造更好的医疗环境创造条件,还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与发展端,值得中国建筑师借鉴。
医疗建筑应更人性化
台湾的医疗水平在国际上享有盛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和高水平的建筑设计是分不开的。台湾医疗建筑暨医务管理交流协会理事长许常吉主张设计更加人性化的医疗建筑。他说,人性化的建筑对医疗是有帮助的。建筑师在设计医疗建筑时,要充分考量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许多人性化的医疗空间设有休闲、餐饮及商店等,走进医院有家的感觉。他以宋庆龄华西妇女儿童医院为例,介绍了在医疗建筑中如何运用人性化的设计手段让医院充满温馨,更适合患者就医。在医院的vip的门诊大厅,还专设了文化走廊,活泼的设计元素及温暖柔和的色彩画,减缓患者就诊的不安情绪。
许常吉指出,医疗建筑设计应该是多个行业的合作。国外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即通过社会学、公共卫生学、经济学等行业专家的相互启发,共同设计医疗建筑。人性化的医疗建筑让病人就诊时心情放松,不会紧张、不会烦燥。医务人员也有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这都对病人的病情缓解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许常吉坚持认为,做人性化的医疗建筑,一定要给建筑师充分的时间。
人性化设计莫忽视景观
谈到具体的医疗建筑,宏观层面上不仅局限于建筑设计行业,还应整合前期规划、后期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北京博地澜屋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景观设计总监、景观所所长陈鹏认为,人性化设计要从景观设计着手。他说,景观设计的最高目标是让环境、景观成为治疗的一种手段。所谓人性化设计是希望更多地去关注病人、关注主体,给他们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让病人在医院放松身心。通常,病人的心理非常敏感,树木的一枯一荣,外围环境的变化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医疗建筑时应把景观设计的室外空间环境、室内空间环境与建筑本身进行整合。
但是,陈鹏认为,当前医院的景观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医院的绿地率较低。一些业主在建设中很少关注绿地的多少,即便当前正在建设的医院由于用地紧张,在规划初期也并不把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的设计来考虑,多数是运营之后“见缝插针”地进行景观设计。二是景观布局不够合理,景观要素运用不恰当,景观功能不全面,外部噪音干扰严重。三是绿地环境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陈鹏说,医院的景观需求应首先考虑康复需求。在医院疗养的病人,除了基本的医疗外,也有户外活动的需求。安静优美的环境、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新鲜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无噪音干扰对于病人的恢复是有帮助的。其次要考虑安全的需求,安宁静谧、清洁宜人,传染区与普通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隔离外界噪音干扰。最后是考虑交往的需求。病人较住院前周期交流人群骤减,活动场所室内多于室外,有强烈的户外活动的愿望,希望走出去交流。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交友场所的营造和室内外环境的互动。
来源: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