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四海八荒的业内大咖共议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7年4月10日
- 浏览次数:1497
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发展不同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代表新一轮建筑业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既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建造方式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的顶层设计在支撑保障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与国际上发展装配式建筑及其先进建造方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在第一项重点任务中就提出要“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2016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牵头编制了国家标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以下简称《标准》)。现《标准》已经颁布,将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小编在前几期邀请了两本《标准》的主编专家,为大家进行了部分解读。本期开始,小编特地开设了标准会客厅,邀请行业大咖们共议《标准》:
聂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小编:聂院士您好,作为《标准》的主编专家团队重要成员,您参与《标准》编制的初心是什么?《标准》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聂院士:装配式建筑是当前国内建筑领域的热点,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这三本国家装配式标准的编制将有助于健全该领域的标准规范体系,创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的生产,提升装配施工的水平,显著提高工程的质量安全。
《标准》的技术内容涵盖了从建筑、结构、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等各专业的集成设计,到构件的生产运输、现场的施工安装及验收,再到后续使用过程中的运营维护,是国内第一套做到了从全专业、全过程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指导的国家标准,创新性突出,应用前景广阔,满足了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对标准的迫切需求,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标准》以装配式建筑全寿命期的可持续性为原则,提出了满足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所需的要求,以实现建筑产品功能完整、性能优良。
我国业内研究装配式建筑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相关技术和经验均得到了不断积累。《标准》编制组一方面准确掌握了研究现状和已有成果,借鉴了国外同类规范;另一方面以工程实践为依据,拓宽思路,锐意创新,“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如《标准》中提出了钢结构建筑多种梁柱连接的特殊节点形式,包括上翼缘焊接,下翼缘栓接的带悬臂梁段螺栓连接,来达到提高节点延性,控制塑性铰形成位置的作用,改善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等。
传统建筑方式资源和能源消耗较多,产生的污染和垃圾较多,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标准》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式等方面创新,使建筑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实现低碳、绿色、环保的目标,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标准》的编制是对国家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莫大助力,是实施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对传统建筑建造模式的突破,将极大地促进建筑的升级换代,对于全面提高我国建筑建设水平和整体使用品质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娄宇 中国电子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小编:娄大师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新编制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与之前的该类标准有何不同?
娄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包含建筑、结构、机电、内装等全专业,覆盖设计、加工、施工、验收等全过程,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领域的一本综合性技术规范。新编制的规范强调以建筑专业为龙头,以集成化、一体化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装配式建筑标准的系统化问题。
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重要技术内容,结构系统设计历来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关规范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近几年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科研工作的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必要将成熟新技术、新工艺纳入标准规范之中。基于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以下简称“jgj1”)在结构设计方面已经自成体系,新编制的gb/t 51231在第5章“结构系统设计”中结合近几年的科研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对jgj1的技术内容和条文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比如新增了预制框架大间距配筋构造、钢筋挤压套筒连接技术,补充完善了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技术要求等。为保证gb/t 51231新补充的技术内容从逻辑性和系统性上更加完整,摘录和指引了jgj1的部分重要技术条文。因此二者在内容上避免了重复和矛盾,关系协调,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清晰理解和使用。
gb/t 51231在全专业、全过程、新技术、新工艺方面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实现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和集成的同时,又保持与现有规范的协调统一,有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的健康发展。
樊则森 中建科技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小编:樊总您好!您在多个场合提到过,装配式建筑期待一场“质变”,从量变到质变,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樊则森:我国当前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从“转方式”的手段和方法来看,需要改变建筑设计的标准化程度低、各产业环节相互脱节的痼疾,实现设计、加工、装配的一体化。
发展装配式建筑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我国近十年装配式技术发展较快,但多数的研究和实践仅停留在结构专业层面。主体结构、建筑围护、机电设备与装饰装修等主要的建筑系统不配套,供给消费者的多是“半成品房”,无法保证建筑的质量、性能等重要的供给侧需求。因此,必须将发展重心从装配式结构转向装配式建筑,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和内装的一体化,从而实现装配式建筑的“质变”。
此外,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中还存在标准规范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多数装配式建筑的标准规范没有覆盖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验收等全过程。其次,现有的标准多以装配式结构为主,有的也包含了部分建筑、机电,但主要是为了给结构专业配套。多数标准没有全面覆盖装配式建筑的建筑、结构、机电、内装等专业,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的系统性需求。
本次装配式建筑标准的编制,突出体现了“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和建筑、结构、机电和内装的一体化” (即两个一体化)的发展思想。首先,从目次上看,《标准》涵盖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运维等全过程,首次创新了“一体化”的规范编制思路,实现对全产业链不同阶段的规范和指导;其次,从内容上看,首次应用了建筑系统集成的理念和方法,将装配式建筑当作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由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等四大系统集成而来。强化了装配式建筑中“建筑集成设计”的重要性,并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全面并实用性地提出了模数和模数协调、模块与模块组合以及信息化协同的相关规定。
总之,《标准》的编制,抓住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体现了工程实践对标准的需求,为全行业推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和建造,推广一体化的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广以bim技术为平台的一体化协同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及时的支持和引导。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在全国的稳步发展,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利供给的“质变”。
周静敏 同济大学 教授
小编:周教授您好!在《标准》中,首次强调了全装修的重要性,您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周教授:内装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装修是装配式建筑的标准配置。本次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的编制,特别强调了装配式建筑应采用全装修,并强化了内装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进行协同设计。
对于装配式内装而言,它一方面由于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给我们带来了高精度,同时也要求我们有一个高精度的预留条件。一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是设计、产品选型、施工等各个环节、各个专业的协同设计、融洽配合的结果。为了保证一个项目设计理念的真正落地和后续施工工作的连续性,我们建议在项目建筑设计阶段开始,就要让内装设计、部品企业提前介入,以免造成到后期施工阶段,部品安装不进去、现场开洞、管线穿梁等不断改变前面设计而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留下安全隐患。
通过装配式内装和管线分离的实施解决传统内装施工质量通病问题,如:整体卫浴结合同层排水的应用,对于解决传统卫生间漏水与化解纠纷起到改善作用;轻质隔墙的应用为住户改变房子格局带来了便利和可能;主体结构与管线分离使得用户对于水电管线改造和装修维护变得非常容易,这些都对提高老百姓的居住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王蕴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
小编:王总您好!很高兴万科能够接受我们的采访!万科在业内以管理规范闻名,您觉得此次《标准》的发布,对地产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王蕴:万科作为近年来装配式建筑领域中的最重要先驱实践者之一,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包括规范标准不能满足项目需求、上下游资源匮乏、全产业链不配套、项目验收无依据等众多问题。
2014年以前主要依靠企业自身技术研发独立解决,如万科根据自身需求制定了集团内部的《工业化建筑评价办法》。随着土地市场的不断变化,开发商的业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除了传统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外,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的商业办公项目占比越来越大。另外,随着全装修交房的推进,装配式建筑从主体结构的装配逐步向室内设备集成、装修部品部件的装配过渡。轻质隔墙、集成式厨房、整体卫浴、同层排水、管线分离、干法作业等应用越来越多。
此阶段推出的全新装配式建筑标准,改变了以往的形式,创新性的做到全专业、全过程、全覆盖,这必将助力开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
此外,当前开发企业作为统筹单位,从设计院、构件厂、总包单位、部品供应厂家等全产业链均需要协调,全新装配式标准的推出明确了各个阶段的标准要求,对于上下游资源的拓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标准各阶段的实施要求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