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建造方式,而不是建筑类型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7年7月5日
- 浏览次数:1300
“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装配式建筑可以概括为‘工厂精密制造、现场安全装配’,是区别于现场浇筑的一种建造方式。”关于对装配式建筑的理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十所所长、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彤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功能可复制”的建筑都适用装配式的建造方式
中房智库:当前装配式建筑的概念非常火,但为什么外界对于其概念的理解和解读有很多种,甚至存在认识误区?
陈彤:包括不少同行在内,许多人到现在还认为装配式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大模板”住宅的延续。正确理解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与内涵,对于我们今后能否以一个共同的目标去推动这个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从政府、行业、企业的不同角度出发,对装配式建筑的描述有不同的侧重点,我的思考是: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是国家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筑工业化为特征,以住宅产业化为当前重点,而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载体。进入2017年的全新发展阶段,强调“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化”的抓手更符合行业变革的特征。
从政府文件到一些优秀的先行企业,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三个一体化”、“五个一体化”甚至更多的一体化的论述。但如果从吸引更多同行支持和加入进来、让普通百姓更容易理解的角度,简单化描述装配式建筑就是:工厂精密制造、现场安全装配,是区别于现场浇筑的一种建造方式,而非一种建筑类型。只要是“功能可复制”的建筑,包括住宅、办公楼、学校、厂房、酒店,甚至体育场和文化类建筑等,都可以适用装配式的建造方式。
住建部已将过去授予示范企业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称号,更名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并且重新梳理和申报,印证了上述理解。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示范企业在建筑业改变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上的期许。
中房智库:作为多项产业化政策的编写和研究工作的参与者,你如何理解当前国内装配式建筑产业的政策环境?
陈彤:从去年开始,国家和各省市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而2017年陆续出台的新政与以往相比又有全新的亮点。以今年2月北京市的《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和3月住建部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为例,我有两点体会:
第一,关于设计。新政策更突出强调“集成设计”,这比2016年底以前强调标准化设计是一个重要进步。传统建造或设计方式好比一个个灯泡单线串联起来,任何一个灯泡出现阻滞线路就断了,单个灯泡功率大了效果也不好。如把这条线路上串联的单个灯泡换成并联的电池组呢?懂设计、懂生产、懂装修的技术人员共同工作就是“电池组”,就是集成设计的工作方式。装配式建筑某种意义上就是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
第二,关于bim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新政策突出强调了信息化的核心是达到产业链的信息共享。如今大家都分别在努力推进bim技术。但单个企业把bim做得再厉害,如果信息传导不下去,效率还是不高。
举一个例子,之前我们的几个k8体育的合作伙伴,有施工、构件、装修企业一同来探讨信息化,但在探讨过程中却发现大家的目标和想法很不一致,都只是希望上一棒传下来时尽量少出错和别出错,大家都有信息共享的意愿,但没找出信息共享的办法。推广bim技术应用,类似于集成设计的思路,如果在项目前期合作双方或多方就开始共同工作,就能从信息部分共享逐步演变到更多共享。
行业发展迫切需要设计师个人和团队提高技术水平,但个体的提高需要时间,也有天花板。组织方式的变化提供了效率提升的可能性。
“换位思考,新业务推广必然会打破平衡”
中房智库:据住建部科技司司长苏蕴山介绍,目前国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在5%左右。从你的角度来看,国内装配式建筑推广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进程比较缓慢?
陈彤:装配式建筑不是新兴事物,也不是所有建筑都要采用装配式的建造方式,5%确实很低,推广进程缓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社会及行业发展阶段的原因。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25年中与之前的计划经济相比,建筑产品的属性发生了变化。市场化、多样化的要求远超以前,不容易建立适用全社会的标准、体系和产业链。当然,还有装配式建筑技术停滞、成本增量问题没有解决等技术层面的原因。
二是原有市场格局的平衡问题。换位思考,原先大家各自有自己市场和k8体育的合作伙伴,虽有竞争但已经相对平衡。新业务的推广必然会影响甚至打破这种平衡。如果先行者以优势甚至强势姿态去抢人家的饭碗,矛盾一定会产生。
三是自下而上的推广很难。我们从2005年开始与万科一起做装配式建筑,一直到2016年,整个行业内除了投资商、开发商,设计、施工、生产环节的装配式建筑先行企业,所做的技术研发都是基于少数项目、少数企业的“点”状的技术,没有串“点”成“线”。乙方企业做推广应用,在产业链上就是自下而上,好比逆水行舟。
四是僧多粥少。从2005年至2016年,与我们的设计团队合作装配式建筑的开发商并不多,其中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企业只有三个:万科北方区域、中建国际、北京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其他乙方同行面临的情况类似,这也导致产业链下游企业一直“吃不饱”,缺少向前走的动力。
中房智库:面对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影响设计企业的未来发展有战略、资金和技术三个要素,按重要程度来分你认为哪个要素排在第一位?
陈彤:到底往哪走才最关键,战略排第一。朝着国家引导的发展战略走,同时有足够资金支持,才能聚集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团队,这是从重要性维度来排序。资金排在第二,整个设计行业目前都还是接一个项目收设计费,再干下一个项目。好比要走十天的路,走一天征集第二天的口粮,再走一天。但如果一开始就有十天口粮,走起来就会更顺更快。
在对技术人员和技术本身抱有最高敬意的基础上,我把技术排第三位,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完善和创新,没有“两弹一星”那么难,靠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是可以攻克的。
而在设计企业的发展创新方面,我认为要有服务创新,增强服务意识,对甲方更主动、服务更周到。在模式创新方面,可以以共享单车和之前提到的把串联灯泡换成并联电池组为例,相比在原有模式下单纯在技术上“拼刺刀”,强调共享和集成的模式可能发展会更快些。
摘自:中国房地产网
更多资讯请关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