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设计在困境中突围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7年9月18日
- 浏览次数:1611
如果把建筑比喻为人,建筑结构就是骨骼,机电就是血脉与经络。建筑智能化专业的作用就是管理这些血脉与经络,让各种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并为建筑提供舒适环境。建筑智能化的效果关系到建筑的品质和节能水平。今年,智能建筑行业迎来了振奋人心的重磅消息: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广普及智能化应用,完善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机制,实现建筑舒适安全、节能高效。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先进建造设备、智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
建筑智能化专业是现代建筑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从电气工程中分离出来的建筑工程末端专业,但因一直受困于政府监管缺失、技术推动依赖各分支专业厂商、设计院不重视等因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建筑智能化专业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并在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与其他专业紧密配合,最终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当前,提高业内对建筑智能化的重视、推动建筑智能专业发展,设计环节必不可少。
困境重重,需理性反思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设计市场管理日益规范,设计单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越发重要,专业技术的缺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设计水平和质量。在复杂的、大型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如果不具有建筑智能化专业设计能力就会失去竞争力。然而,设计单位对建筑智能化专业设计重视不够,也反映出建筑智能化专业发展正在面临的一系列困境。
由于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没有投入与收效比概念,特别是初步设计无需专业评审,在建设初期和设计环节,建筑智能化专业通常都不被重视。2005年以来,虽然相关标准的建立对建筑智能化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可实际操作的监管体系,使得这些标准规范缺乏本应有的价值。
为推动建筑智能化专业专项收费市场健康发展,今年正式实施的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将建筑智能化专业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四个阶段。但目前,建筑智能化专业专项收费还没有形成气候,大多数项目还是由施工单位免费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进行设计。施工单位之所以做建筑智能化设计也是为了能够承接工程。这必然导致建筑智能化专业设计的水平和质量难以达到标准,使建筑智能化设计市场成为一个失控的市场。
万丈高楼平地起,智能建筑是智慧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中,智能建筑的重要性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智能建筑基础打不好,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就会受到影响。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日趋回归理性,建筑智能化专业也有必要反思如何走出困境。
关口突围,从源头抓起
智能建筑行业经过20多年发展现在已处于重要关口。监管缺失、盲目投入、专业人才不足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智能建筑工程建设失控的实例时有发生,从源头抓起十分必要。
首先,要注重设计院专业设计人员和施工图审图机构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设计院开始重视建筑智能化专业设计、提升设计水平,实现图审机构对建筑智能化专业设计质量的有效监督。针对图审机构和设计院建立有效的建筑智能化专业水平评估体系并与资质挂钩,促使施工图审图机构与设计院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其次,在设计评审阶段将专业同步设计纳入考核体系。目前,建筑机电与智能化专业并未完全实现同步设计。项目前期如果未对机算机房、通信接入机房、安防及消防控制室、楼层接入间等设备用房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就会带来后期设计调整过多等问题。特别是信息中心机房的变动,由于不同建筑的承载能力不同,往往项目还没验收就要进行加固处理。因此,将智能化专业同步设计作为设计评审的考核项有助于科学布局相关设备用房,避免后期频繁的、不必要的设计调整而带来的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
再其次,逐步健全智能化专业施工图审图工作。例如,目前少数地区已明确规定,2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包括医疗、文体、专业数据中心机房等,都要开展建筑智能化专业施工图审图工作。这一规定将引导建设方与设计方更加重视建筑智能化专业,值得借鉴和推广。
最后,建立智能建筑星级评价体系。建筑智能化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基本手段和重要支撑,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进行智能建筑星级评价并与智能建筑专项设计的评优挂钩,将会大大促进建筑智能化专业设计水平的提升。
此外,还要加强地方标准的编制。建筑智能化专业技术分支很多、系统与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地方标准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对国家标准进一步细化,改变目前标准规范过多强调产品性能或功能的问题,以明确指导设计。同时,还应引导和鼓励建设方采用专家顾问咨询模式,对智能建筑的建设出谋划策。建筑智能化专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技术,十分复杂,建设方通常对自己的需求并不十分清楚,盲目投资和建设的情况常常发生。引入专家顾问咨询机构,有利于预防和规避投资风险。
罗德俊
来源:中国建设报
更多资讯请关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