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哪些变化 -k8体育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哪些变化

  • 编辑:管理员
  • 发表时间:2010年10月19日
  • 浏览次数:4460

    明年我国将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目前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制定“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是指导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须充分了解规划期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发展形势,深化对国内一些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研究,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明确发展的思路,提出相应的措施,才可能制定出符合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规划。那么“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出现哪些与过去不同的变化?

  投资的作用将下降

  我国在2002年以后进入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新的高峰期,这些产业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进而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力、电信、公路、钢铁、化工等行业的建设都已过了投资的高峰或快速增长期,在“十二五”时期的投资增速将明显下降;还处于投资高峰期的城市设施、水利、铁路、设备制造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在“十二五”中后期也将趋于完备,可建设的数量和投资增长速度将出现下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减少。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增加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看,工业化中后期是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转换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更多的需求。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得到满足之后,将把主要需求转向安全保障、素质提高、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和精神享受等方面。国家已确定要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战略,将促使提高生产效率的金融、信息、咨询、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满足人们素质提高和精神消费的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更加突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存质量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国内外资源的日益短缺逼迫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在“十二五”时期必须有实质性进展,将是我国扭转环境和资源状况恶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国家将把加快转变高消耗、重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工作,将继续不断提高项目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并从严控制。

  对技术自主创新和装备制造业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强国,必须改变技术总体相对落后和重要装备依赖别国的状况,这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国家所制定的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已对此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今年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7个产业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这些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

  改革将进入攻坚阶段

  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已提出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如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建立竞争性市场格局;改革资源要素的价格,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等等,都将在“十二五”时期逐步实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快。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改变分配政策和调节居民收入水平迫在眉睫,扭转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状况在“十二五”时期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劳动力的供给态势将发生转折

  我国新生劳动力的数量在“十二五”中期,即2013将开始下降。同时,由于不断扩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和大学招生数量持续增加,逐渐使我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劳动力年龄从16岁推迟到18岁之后,将使新生劳动力的供给数量逐年加速下降。另外,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在“十二五”时期将仍然保持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继续不断增加,使这些地区劳动力输出大省向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劳动力供给越来越少。虽然全社会的劳动力数量仍然是供大于求,但东部发达地区和部分大城市“民工荒”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必须通过产业转型和转移,才能减少劳动力短缺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总之,在“十二五”时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都将出现较大变化。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求,根据各种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并适时进行政策调整,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张汉亚)

来源:建筑时报

更多
关键词
网站地图